今天是打假“3·15”,在没有“3·15”的文物伪古代,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古人保护同样严格。在南京市博物总馆,何防就有不少文物展现了古人是打假如何“打假”防伪,保障商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文物伪。
打击“缺斤短两”自古以来就是古人大家关注的重点。《秦律十八种》记载,何防“为器同物者,打假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。文物伪”“有买及买(卖)殴也,古人各婴其贾。何防小物不能各一钱者,打假勿婴。文物伪”秦统一六国后,古人将统一度量衡推行到全国,大家的买卖交换开始有了统一的标准,而且要求单价一个小钱以上的物品都需标明价格。在南京市博物总馆就收藏有战国时代六枚一套的环形铜砝码。专家介绍,在古代砝码又被称为“铜环权”,它专为与天平配合使用而设计,说明当时已具备了十分精确的测量标准。
“商标”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,是消费者购买选择的重要参考。中国古代的铜镜上就出现了各类“商标”。南京江宁区博物馆馆藏的“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”铭文铜镜就是一个典型。这面铜镜六出葵花形,小圆钮,素缘。铭文中的“照子”即镜子。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名讳,改镜子为照子。这面铜镜说明是湖州当地“石家”出品。这种标有私家姓氏和店铺所在地的做法,不仅说明宋代湖州是生产铜镜的产地之一,也说明宋代铜镜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。
《礼记》有云,“物勒工名,以考其诚。”这一制度要求工匠在器物上刻写姓名、籍贯等信息,既体现工匠对质量的承诺,也便于官方对产品质量溯源追责。从秦代的青铜戈到南京的明城砖,这些都是古代器物上“物勒工名”的典型案例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
小米打小就听母亲说,父亲的脊梁是被煤矿压弯的。他总在天没亮时揣着两个凉馒头往矿上走,帆布劳保鞋沾着夜露,踩在院子里的石板路上,发出的“嗒嗒”声会把小米从梦里惊醒。下班回来时,他十分疲惫,指甲缝里总有些 ...
近日,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务院国资委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妇联、全国工商联等印发通知,决定联合开展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“国聘行动”,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,千方百计促 ...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)“若商家无法按照约定交货,需支付20%货款的违约金给消费者,若消费者因非商品质量问题要求退换货,则要承担50%—70%的违约金…&he ...
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近日,记者从安徽省教育厅获悉,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期“新型职业农民大专班”正式开学授课。班级首批29位学员通过参加2018年成人高考录取成为专科学员,学员均来自农村, ...
11月13日下午,学工部在临医楼209教室举行了2019年华西英才特等奖答辩会。程南生副院长,院关工委副主任邓绍林,12位临床医技科室专家、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及20位各年级系学生代表担任评委。2019 ...
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)液化石油气与石油、天然气一样是化石燃料,各类餐饮店因其热值高、无烟尘、无炭渣、成本较低、操作使用方便等特点而广泛使用。为进一步掌握液化石油气产品可能存在的潜在质量隐患,避免 ...